瑞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专业能力培训”8月7日培训纪实
为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瑞格于8月6日-8月8日主办“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培训旨在提升学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危机识别和处理能力,更好应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8月7日的培训中,瑞格邀请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陈蕾老师,进行主题为“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的培训讲座。陈蕾老师的课程被划分为五个部分:校园心理危机概述、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体系、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与流程、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技能、以及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的经验与困惑。
陈蕾老师以“心理危机”的传统定义为起点,指出学校心理危机的范围不仅限于传统情况。她详细介绍了心理危机在学生中的一般表现和征兆,包括一般心理危机、严重心理危机和紧急心理危机。一般心理危机的表现较轻,包括学生适应不良、压力过大、个人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有成瘾行为等。严重心理危机的表现更严重且更明显,比如学生的认知、情绪或行为出现异常,流露出绝望、无助、失望的情绪,以及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存在伤害自我和他人的倾向等。紧急心理危机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指学生正在或即将发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件。
陈老师强调,心理工作者在观察到学生出现这些迹象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以及专业的知识立即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此外,陈老师还分享了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危机的方法,例如查看学生档案、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及向学生周围的人(如同学、室友)询问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及早识别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陈老师重点介绍了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的流程架构,建议在学校中建立心理危机识别系统,协同多个角色如宿舍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年级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心理中心咨询师、党委副书记以及监护人等,共同监控和处理危机。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识别危机、收集信息并报告给辅导员,年级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和心理中心对心理危机进行处理。心理危机的识别、监控、处理形成标准化、体系化流程,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指导和支持,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讲座至尾声,陈老师还分享了她多年来作为心理中心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从业经验,讲述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感悟。随后,她回答了在场老师的提问,共同交流心理健康领域的经验。
陈老师将校园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以及有效应对和干预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她强调了提供温暖、理解和专业支持的重要性。在座的诸位老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心理危机工作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为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实际指导和帮助。
瑞格旨在通过心理主题培训,为全国教育系统各高校、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工作的教职工提供更丰富专业能力培养、分享北京教育系统心理更高质量的心理学资源工作经验,助力学校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作为行业领先的心理产品研发与心理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瑞格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在数字化时代,携手多所高校专家团队,为教育系统研发心理健康服务一体化平台,未来瑞格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不断加强和优化自身的心理产品实力,共同推动心理健康的改善、提升和创新,致力于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事业不断赋能。
北京瑞格心灵科技有限公司
关爱心理健康 助力美好生活